在志愿军的历史中,最具争议的叛徒之一就是38军文化教员谷中蛟。关于叛徒的资料并不多,尤其是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投敌的人物。然而,谷中蛟的事迹却成为了一个鲜明的例子。在我编写有关志愿军的书籍时,偶然发现了有关他背叛的资料,这才得以在书中提及。
谷中蛟的背叛,可以说是极为令人失望的。他原本在志愿军担任文化教员的职位,是一名本应起到激励作用的军人。1950年10月25日,志愿军的354团与韩军第2联队在两水洞发生了激烈的交战。当时,谷中蛟恰巧站岗,迎面遇到了一个逃跑的韩军俘虏。根据战斗的状况,正是可以立功的时候,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名文化教员竟然在韩军的忽悠下,背叛了自己,投向了敌人,成为了叛徒。这一事件,显得极为荒唐且无可饶恕。
那时,两水洞战斗正打得火热,志愿军354团团长褚传禹此刻并不在指挥所,而是直接深入前线。团里政委和参谋长都在四处寻找他。褚传禹看到韩军四处溃逃,情况十分混乱,立刻命令吹响冲锋号令,号召全体士兵发起进攻,务必阻止敌人逃脱。韩军第2联队宪兵队长崔英哲事后回忆道:“我们部队在温井附近的西北北镇与中共军第一次交火。中共军使用草绳战法,我们的部队几乎全被俘。遭到包围后,我们藏在车下,结果中共军爬上车夺取补给,我也被俘了。”
当号角声、哨声在战场上响起,逃亡的韩军士兵陷入了极大的恐慌。那些试图逃走的士兵几乎无处藏身,很多人只得钻进车辆底下想要躲避。然而,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志愿军的眼睛,很多韩军士兵在混乱中被俘。有些被俘的士兵没有来得及缴械,便被快速押走。虽然这些俘虏大多不敢反抗,但仍有些机灵的士兵趁押送人员不注意,悄悄逃走,而崔英哲便是这些逃走者之一。
展开剩余61%在两水洞与温井的交战中,韩军第2联队遭遇了惨败。此时,韩军第6师团代理师团长宋锡夏甚至难以相信自己的部队竟会败给志愿军,他不但认为咸炳善在编造谎言为失败寻找借口,还一度掏出手枪威胁咸炳善。实际上,咸炳善原本被提拔为第2师团的团长,但由于志愿军的突然出现,这一任命被取消,他只能重新担任联队长。在这种军官层级森严的韩军中,咸炳善只能听从宋锡夏的指挥。
就在宋锡夏愤怒至极,准备枪毙咸炳善的时候,逃回来的崔英哲带着一个志愿军俘虏——李祖回来了。原来,崔英哲在被俘后,趁着押送人员不注意,趁机逃脱。在逃亡过程中,他与正在警戒的志愿军战士李祖相遇,二人彼此对视,瞬间意识到对方的身份。崔英哲借着流利的汉语和口才,将李祖欺骗得团团转。他告诉李祖,自己是蒋介石的军队派来救援的,并且还拿出美国香烟和收音机等物品作为证明。李祖听信了崔英哲的话,决定投敌。
这一背叛行动,最终让崔英哲得以带着李祖回到韩军第19联队。当时,恰好咸炳善还在接受训斥。崔英哲和李祖的回归使得事情急转直下,李祖的叛变让志愿军的战俘数量大为增加,甚至引起了韩国军方的高度关注,并给崔英哲颁发了奖状和40万韩元的奖金。
此后,咸炳善的命运也发生了剧变。随着崔英哲的回归,他的职务不再受到质疑,并且被允许重新指挥部队撤退。撤退过程中,他们的去路被一辆油罐车挡住了。咸炳善回忆说,这根本是志愿军设置的路障。然而,鉴于志愿军在物资方面的匮乏,他最终认为这可能是韩军自己扔下的。于是,在撤退的紧急情况下,咸炳善决定亲自引爆油罐车。爆炸的火焰将他重伤,最终他和金钟五一样,被迫住进了医院。
这一系列战斗不仅揭示了战争中的残酷与混乱,也让人对个别战士的叛变和背叛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反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